眾所周知了,實木辦公家具因為其自身的天然、環保、無異味、保值高等特點備受消費者青睞。然后,上海辦公家具市場上各種冠以“實木辦公家具”往往暗藏貓膩,而且這些實木辦公家具的價格、品質都是參差不齊的。近日,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家具專業辦公室發布的《實木家具材質調查報告》顯示,抽檢的部分實木辦公家具樣品中,不合格率高達42.5%,其中實木不“實”問題非常突出。那么,上海實木辦公家具“不實在”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上海實木辦公家具“不實在”——“貼皮”冒充
據上海辦公家具品牌——碧江家具小編不完全統計,就今年1~7月份,上海市消保委家具辦受理的辦公家具投訴中設計辦公家具材質的投訴約占36%。上海市消保委家具辦對其中54件樣品進行了抽檢,共發現7件存在不“實”問題。這些貼面辦公家具做工比較考究,從表面上看很難識別,專家通過破壞性實驗,才揭開不“實”辦公家具的真面目。
上海市消保委秘書長陶愛蓮指出,實木貼面辦公家具屬于實木類辦公家具的一種,但并不完全等同于實木辦公家具。其基材一般采用指接板,這樣可以大幅降低成本,市場售價與實木家具有較大差別。
上海實木辦公家具“不實在”——以次充好
對于一些不法上海辦公家具廠家慣用的手法,無外乎材質弄虛作假,以次充好。上海市消保委家具辦抽檢發現,部分上海辦公家具廠送檢辦公家具中存在虛標名稱的現象。如將“紅檀木”冒充紅酸枝木辦公家具,將一般實木“欖仁木、楸木”冒充名貴的黑胡桃木。
上海辦公家具品牌——碧江家具小編紹說,某些上海辦公家具廠在出售辦公家具時故意不標注材質,即使標注了也含糊其辭,導致消費者維權缺少證據。
上海實木辦公家具“不實在”——無中生有
一些上海辦公家具廠通過使用許多“無中生有”的木材名稱忽悠消費者。此次抽檢共發現6件材質名稱純屬虛構的辦公家具,虛構材質名稱包括“北美胡桃木”、“金絲胡桃木”、“黑金胡桃木”、“紅胡桃木”等。不少消費者認為,這顯然是不合理的,存在魚目混珠情況,強烈建議上海辦公家具行業協會盡快規范柚木辦公家具市場,明確規定柚木材料的‘等級’,確實維護消費者的知情權。
針對此次調查發現的問題,上海市消保委家具辦對金海馬家具商場等14家發現問題的家具商場,已發出《整改建議書》。經統計,目前已作全額退貨有3件,實物補償1件,消費者獲得經濟賠償7件,共計退賠16.8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