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媒體報道指出昆明某地將近8成的辦公家具被爆出廠無證生產,合格證隨便貼,生產出來的各種辦公家具,貼上一些大品牌的標簽便可被送到昆明各大賣場銷售,圖文并茂的新聞消息令人大為咋舌。更有標價8000多元的高檔辦公沙發,商販的批發價僅僅2000多元,而出廠成本價更是只有千元左右。辦公沙發一旦進入大商場,身價更是隨之翻番,貼上“洋品牌”后,標價甚至能達幾萬元......這樣一組數字的對比,未免會令人感到更加刺眼。這種現象盡管在昆明被爆出,但是上海辦公家具市場又何嘗不是存在這種問題呢?
“貼牌”早已是辦公家具業內公開的“潛規則”,它指的是一家辦公家具廠家根據另一家辦公家具廠商的要求,為其生產產品和產品配件,亦稱為定牌生產或授權貼牌生產,俗稱代加工。合法規范下的貼牌生產,對整個辦公家具行業來說,可以實現資源的最大化配置,充分提高效率,毋庸置疑是一件善舉,但是,一旦遭受扭曲,其弊端不僅會讓消費者感嘆“真受傷!”,也會讓整個辦公家具行業遭受連帶責任,聲譽盡毀!
上海辦公家具品牌領導者——碧江家具小編,細細數來,上海辦公家具加工行業發展已有二十余載,從規模上看,經過不斷的調整和升級,如今形成了相對成熟的市場規模和完整的產業格局,但是行業風光繁榮的背后也暗含著洶涌的波濤,行業亂象頻出,尤其是企業“潛規則”行為的橫行霸道,讓不少消費者叫苦連天,更讓辦公家具行業形象岌岌可危。
大規模的混論生產,“潛規則”一再被扭曲,難道讓人又愛又恨的高利潤是背后唯一的慫恿者?
都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如若真要較真起來,首當其沖的非那些不規范的辦公家具企業莫屬,所有的一切,最心知肚明的莫過于他們自己了。明明是小型的上海辦公家具廠加工生產的無證產品,偏偏要貼上“洋”名冒充國外高端進口辦公家具。但在超百分之四十以上的高利潤誘惑下,上海辦公家具廠自身卻選擇了充耳不聞或是佯裝不知,丟棄社會責任不顧,非要等到掛“洋”頭賣國產貨的丑聞爆出甚至被查處后才幡然醒悟。
其次,這類不規范的代加工的始作俑者大多是經銷商,在利益的驅使下他們選擇了非規范的上海辦公家具廠家做貼牌生產而并非正品。因為辦公家家具所用材料種類多、品牌多,消費者容易混淆,加上各類辦公家具所采用的板材都是密封性的,消費者難以用肉眼直接分辨出板材的真假好壞。于是,一些經銷商在利益的驅動下更愿意做代加工產品。換而言之,如果上海辦公家具廠家對經銷商管理、監督充分到位,或許,就會大大減少這類現象的發生。
最后,上海辦公家具品牌領導者——碧江家具小編認為,地方質量檢測部門也難辭其咎,雖然沒有直接的利益關聯,但是作為當地產品品質把關者的一方“父母官”,卻能讓非規范的代加工辦公家具工廠長久存在,這不是玩忽職守還是什么?
上海辦公家具品牌領導者——碧江家具小編表示:同昆明辦公家具行業一樣,上海辦公家具行業乃至全國的辦公家具行業想要健康發展,就需要每一個辦公家具業內人士共擔義務,才能徹底將辦公家具行業的“污點”最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