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市場環境中,上海辦公家具廠家迫切需要一種新的生產模式。對傳統的上海辦公家具廠家而言,就是由大規模制造轉向大規模定制。借助數字化制造技術的普及,制造業在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的能力上得到了大幅提升,一些此前在大規模定制的操作層面、制造層面上的障礙和問題正在逐漸消除。
定制化與產能過剩并不矛盾
上海辦公家具行業經過十幾年的高速發展,市場環境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批全國知名品牌在規模上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企業年產值數億元甚至10億元以上,歐派的年產值已超過30多億元,這些知名企業無論是在品牌還是生產上都取得了規模效應。
既然如此,那還有必要實施大規模定制嗎?顯然,這個問題不只是消費者有,業內的一些高層也感到困惑。
實際上,產能過剩與大規模定制之間沒有必然的沖突。因為在實施大規模定制的過程中,肯定會有一部分企業退出市場。大規模定制會帶來巨大的生產能力,雖然在短時間內會使行業產能過剩的狀況加劇,但最終卻能提升行業水平,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
上海辦公家具定制化的現實條件:
實施大規模定制,對上海辦公家具廠家來說,也有充分的現實條件。
1.人工成本大漲
近年來,上海辦公家具行業生產成本大幅上升,特別是人工成本的增加過快,以前招一個熟練工人需要二三千元的月工資,現在則需要四五千元,而且在生產旺季還經常缺工人,開出高工資都難以招到合適的人手。